首页 成语文章正文

脱口而出的意思

成语 2025年03月07日 14:15 28 炙雪

脱口而出的意思

“脱口而出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拼音为“tuō kǒu ér chū”。其主要意思是不加思索,随口说出。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说话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,或者是因为对某个话题非常熟悉而能够迅速表达出来。

释义

- 不经考虑:指说话时没有经过思考,直接说出。

- 随口说出:形容说话时的随意性,可能会导致不慎重的言辞。

出处: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清代文学作品。例如,清·李宝嘉在《文明小史》中提到:“虽然不至于通部滚瓜烂熟,大约一部之中,至少亦有一半看熟在肚里,不然怎么能够脱口而出呢?”这句话强调了熟悉程度与随口表达之间的关系。

近义词:信口开河、心直口快。

反义词:守口如瓶、一言不发。

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中常用来描述那些在特定情境下,因熟悉或情感驱动而不假思索地说出的话语。

脱口而出的意思

脱口而出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

成语“脱口而出”通常被认为是一个中性词,具体的情感色彩取决于上下文的使用。

成语解释

“脱口而出”的意思是指不经过思考,随口说出某些话。这种表达方式可以用来形容说话时的直率和坦诚,也可以暗示说话者在某些情况下缺乏谨慎和考虑。

感情色彩

- 褒义用法:在某些情况下,“脱口而出”可以被视为褒义,尤其是当它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辞流畅、才思敏捷时。例如,某些作家的作品被称赞为“言辞脱口而出,没有矫揉造作的姿态”。

- 贬义用法:在其他情况下,它也可能带有贬义,特别是当用来形容说话不慎重或随便说出不当言辞时。这种情况下,可能会引发误解或不必要的麻烦。

“脱口而出”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现出褒义或贬义的色彩,但总体上它更倾向于中性。使用时需根据具体情境来判断其情感倾向。

脱口而出换个说法

脱口而出是一个常用的汉语词语,意思是指不经考虑,随口说出。这个词语可以用来形容说话不慎重,也可以表示思维敏捷,能够快速回应。

近义词包括:

- 信口开河:比喻随口乱说。

- 心直口快:形容人说话直率,不加掩饰。

- 不加思索:形容做事或回答问题时迅速而不需考虑。

- 不假思索:同样表示迅速反应,不需思考。

- 探口而出:指随口说出,通常带有不经意的意味。

- 冲口而出:形容说话时不加思考,随意说出。

这些词语都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替代“脱口而出”,帮助表达类似的意思。

腾飞网图文由作者发布,不代表本站立场 备案号:粤ICP备202419115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