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成语文章正文

义愤填膺是什么意思

成语 2025年03月06日 08:59 29 炙雪

义愤填膺是什么意思

义愤填膺是一个汉语成语,拼音为yì fèn tián yīng,意思是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怒。这个成语形容对违反正义的事情产生的愤怒,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情感状态。

成语来源

义愤填膺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清代作家曾朴的小说《孽海花》,其中提到“珏斋不禁义愤填膺”。成语的构成中,“义愤”指的是出于正义的愤怒,而“填膺”则是指充满胸膛,强调了这种愤怒的强烈程度。

近义词与反义词

- 近义词:天怒人怨、满腔义愤

- 反义词:卑躬屈膝、麻木不仁

用法

义愤填膺可以用作谓语、定语或状语,通常用于描述因正义受到侵犯而产生的愤怒情绪。例如,可以说“听到不公的消息,他义愤填膺,决定采取行动”。

总之,义愤填膺不仅仅是愤怒的表现,更是对正义的强烈追求和捍卫。

义愤填膺是什么意思

一丝不苟的苟是什么意思

“一丝不苟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其中的“苟”字有着特定的含义。根据相关资料,“苟”的意思是“苟且”或“马虎”,表示一种随便、草率的态度。“一丝不苟”整体上形容做事非常认真、细致,连最微小的细节也不马虎,强调了对工作的严谨态度。

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清代吴敬梓的《儒林外史》,其中提到“上司访知,见世叔一丝不苟,升迁就在指日”,说明了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的重要性。

“一丝不苟”的“苟”字强调的是对待事情的态度,意味着绝不马虎,做事要认真细致。

优柔寡断是什么意思

优柔寡断是一个汉语成语,指的是做事时犹豫不决,缺乏果断的态度。这个成语的构成可以分为两个部分:“优柔”意指柔弱、犹豫不决,“寡断”则表示缺乏决断力。整体上,它形容一个人在面对选择或决策时,常常表现出迟疑和不果断的特征。

这个成语最早出自《韩非子·亡征》,其中有一句话提到:“缓心而无成,柔茹而寡断,好恶无决,而无所定立者,可亡也。”这句话强调了优柔寡断可能导致失败或灭亡的严重后果。

在现代社会中,优柔寡断常常被视为一种负面特质,可能导致错失机会或无法有效应对挑战。许多心理学和自我提升的文章也提到,克服优柔寡断的关键在于增强自信心和决策能力,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做出果断的选择。

猜你感兴趣:

腾飞网图文由作者发布,不代表本站立场 备案号:粤ICP备202419115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