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成语文章正文

栉风沐雨的意思

成语 2025年02月19日 09:55 36 炙雪

栉风沐雨的意思

“栉风沐雨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拼音为zhì fēng mù yǔ。该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人在风雨中辛苦奔波,常常不顾恶劣天气,努力工作或生活。“栉”指的是用梳子梳头发,而“沐”则是指洗头发,因此可以理解为在风中梳理头发,在雨中洗头,形象地描绘出一种不畏艰难、勤奋努力的状态。

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先秦时期的《庄子·天下》,原文为“沐甚雨,栉疾风”,用以描述大禹治水时的艰辛经历。大禹在治水过程中,常常顶着风雨工作,体现了他为民众的安居乐业而不辞辛劳的精神。

“栉风沐雨”不仅用于描述个人的辛劳,也常用来形容团队或集体在艰苦条件下的努力与坚持,具有一定的褒义色彩。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,常见于文学作品、演讲和日常交流中,表达对辛勤劳动者的赞美和敬意。

中流砥柱的砥是什么意思

“中流砥柱”中的“砥”字,指的是一种质地细致、坚硬的磨刀石。在成语中,“砥柱”特指位于黄河中的砥柱山,这座山屹立在急流之中,象征着坚强和不屈的精神。

“砥柱”可以拆解为两个部分:

- :在古汉语中,通常指磨刀石,意指坚硬、耐磨的物质。它的本义是用来磨刀的石头,象征着坚韧和力量。

- :指的是支撑的柱子,象征着支撑和稳定。

“中流砥柱”整体的意思是像砥柱山一样,屹立在激流之中,象征着在动荡和困难的环境中,能够起到支柱作用的人或力量。这一成语出自《晏子春秋》,用以比喻那些在逆境中能够坚强独立、支撑大局的人或集体。

登堂入室的意思

成语“登堂入室”源自《论语·先进》,其字面意思是“登上厅堂,进入内室”。这个成语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,循序渐进,达到更高的水平。它强调的是在学习或掌握某项技艺时,必须经历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,不能急于求成。

成语的出处与寓意

- 出处: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孔子对弟子子路的教导。孔子曾说:“由也升堂矣,未入于室也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,子路在学问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,但还没有达到更深的境界,形象地比喻为虽然已经进入了厅堂,但尚未进入内室。

- 寓意:成语“登堂入室”不仅指学问的深度,也可以用来形容技艺的精湛程度。它提醒人们在追求知识和技能时,要有耐心和毅力,逐步提升,最终才能达到高深的境界。

用法与相关词汇

- 用法:该成语通常用作谓语、宾语或定语,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某个领域的学习或成就。例如,可以说“他的书法已经到了登堂入室的境地”,表示他在书法方面的技艺已经非常高超。

- 近义词:与“登堂入室”意思相近的词汇包括“登峰造极”、“炉火纯青”等,均表示达到高水平的状态。

总之,“登堂入室”强调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,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深入研究,才能在某一领域取得真正的成就。

猜你感兴趣:

腾飞网图文由作者发布,不代表本站立场 备案号:粤ICP备202419115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