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成语文章正文

絮絮叨叨是什么意思

成语 2025年02月05日 10:05 33 炙雪

絮絮叨叨是什么意思

“絮絮叨叨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拼音为xù xù dāo dāo,主要用来形容说话啰嗦、唠叨的状态。这个成语的构成中,“絮絮”表示连续重复的意思,而“叨叨”则指不停地说话,话多的样子。

成语的出处

“絮絮叨叨”最早出现在明代汤显祖的作品《紫箫记·胜游》中,原文为:“自成了人后,夜里和李郎絮叨叨到四五更鼓,番来覆去,那里睡来?”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夜间闲聊的情景,体现了成语的本义。

近义词与用法

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“叨叨”、“唠叨”等,通常用于描述那些在交流中显得冗长、繁琐的人或话语。例如,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可能会说:“他总是絮絮叨叨,让人听得很烦。”

“絮絮叨叨”不仅描述了说话的方式,也反映了人们在交流中可能产生的无聊和烦躁感。

絮絮叨叨是什么意思

絮絮叨叨是褒义还是贬义

根据成语“絮絮叨叨”的意思是形容说话罗嗦、唠叨。它的拼音为xù xù dāo dāo,出自明代汤显祖的《紫箫记·胜游》,原文中提到“自成了人后,夜里和李郎絮叨叨到四五更鼓,番来覆去,那里睡来?”。

关于“絮絮叨叨”的感情色彩,结果显示它通常被视为贬义词。虽然有些情况下可能带有关心的成分,但整体上它指的是说话的方式显得啰嗦和繁琐,因此在大多数语境中被认为是贬义的。

“絮絮叨叨”主要是一个贬义词,形容人说话过于繁琐、重复。

絮絮叨叨的意思解释

“絮絮叨叨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拼音为xù xù dāo dāo,主要用来形容说话啰嗦、唠叨,表达一种语言表达上的繁琐和细碎。

成语来源

该成语出自明代作家汤显祖的戏剧《紫箫记·胜游》,其中有句台词提到:“自成了人后,夜里和李郎絮叨叨到四五更鼓,番来覆去,那里睡来?”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人物之间的闲聊和唠叨。

用法

“絮絮叨叨”通常用作谓语或状语,描述一个人说话时的状态,常常带有负面的评价,表示说话内容琐碎且冗长。它的近义词包括“婆婆妈妈”和“啰啰嗦嗦”,而反义词则是“干脆利索”。

“絮絮叨叨”形容的是一种说话方式,强调了语言的冗长和重复,常用于批评或调侃那些说话不够简洁的人。

猜你感兴趣:

腾飞网图文由作者发布,不代表本站立场 备案号:粤ICP备202419115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