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成语文章正文

莫衷一是是什么意思

成语 2024年05月08日 05:29 40 炙雪

莫衷一是是什么意思

“莫衷一是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拼音为mò zhōng yī shì。它的意思是指在众多意见中,无法决定哪个是正确的,形容意见分歧,缺乏一致的看法。

释义

- 字面意思

- “莫”:不能;

- “衷”:折衷、判断;

- “是”:对、正确。

“莫衷一是”可以理解为“不能判断哪个是对的”。

- 出处

该成语出自清代作家吴趼人的小说《痛史》第三回,其中有句:“议论纷纷,莫衷一是。”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在众多意见中难以达成共识的情形。

- 用法

该成语通常用作谓语或定语,适用于书面语中,常用于描述讨论或争论时的情况。例如:“关于这个问题,大家议论纷纷,莫衷一是。”。

近义词

- 众说纷纭

- 各执一词

- 无所适从

反义词

- 一言九鼎

- 众口一词

总之,“莫衷一是”用来形容在某个问题上,大家的意见各不相同,难以形成统一的。

莫衷一是是什么意思

莫衷一是逐字解释

成语“莫衷一是”的逐字解释如下:

- :表示“不”或“没有”的意思。

- :指“内心”或“折衷”的意思,通常用来表示心中的想法或意见。

- :表示“一个”或“统一”的意思。

- :表示“对”或“正确”的意思。

综合来看,“莫衷一是”的意思是“没有人能够决定哪个是对的”,形容意见分歧,难以达成一致的。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在众多看法中,无法肯定哪一种是正确的情况,体现了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解读和争论。

例如,在讨论某个复杂问题时,参与者可能会提出各种不同的看法,最终导致“莫衷一是”的局面,表示大家都无法达成共识。

莫衷一是是褒义还是贬义

“莫衷一是”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在众多意见中无法确定哪个是正确的,形容意见分歧,没有一致的看法。它的出处是清代吴趼人所著的《痛史》,其中提到“议论纷纷,莫衷一是”。

关于其感情色彩,虽然“莫衷一是”在字面上并不带有明显的褒义或贬义色彩,但在实际使用中,它通常用于描述一种混乱或无序的状态,暗示缺乏共识和决策能力。有时会被视为贬义词,尤其是在强调意见分歧导致问题无法解决的语境中。

“莫衷一是”在使用时多带有负面含义,反映出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,通常不被视为褒义。

猜你感兴趣:

腾飞网图文由作者发布,不代表本站立场 备案号:粤ICP备202419115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