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成语文章正文

铁杵成针的意思

成语 2021年09月14日 17:39 33 炙雪

铁杵成针的意思

“铁杵成针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意思是比喻只要有毅力,肯下苦功,事情就能成功。这个成语源于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,讲述了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的经历。

故事背景

故事发生在磨针溪,位于象耳山下。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时,因学习不顺而放弃了学业。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,他遇到了一位老妇人,她正在用铁杵磨针。李白好奇地询问老妇人为何要磨这么粗的铁杵成针,老妇人回答说:“只要功夫深,铁杵就能磨成针。”这番话深深触动了李白,使他意识到只要努力,就能克服困难,最终回去继续努力学习,成就了自己的诗人之路。

成语的含义

“铁杵成针”不仅仅是一个故事,它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道理:无论事情多么困难,只要坚持不懈、努力付出,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。这个成语常用于激励人们在学习或工作中保持恒心和毅力,反对半途而废的态度。

总之,“铁杵成针”强调了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,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哲理。

铁杵成针的意思

铁杵成针原文及翻译

《铁杵成针》是一个著名的成语故事,讲述了唐代诗人李白在年轻时的经历,强调了坚持不懈的重要性。以下是该故事的原文及其翻译。

原文

磨针溪,在象耳山下。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,未成,弃去。过是溪,逢老媪方磨铁杵。问之,曰:“欲作针。”太白感其意,还卒业。

翻译

磨针溪位于象耳山的脚下。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时,未能完成学业,打算放弃。一天,他路过这条小溪,遇见一位老妇人正在磨一根铁棒。李白好奇地问她在做什么,老妇人回答:“我想把它磨成针。”李白被她的精神所感动,于是决定回去完成自己的学业。

故事启示

这个故事传达了几个重要的道理:

- 坚持不懈:只要有毅力和决心,任何困难的事情都能成功。

- 努力的重要性:即使是看似不可能的事情,只要付出努力,就能实现目标。

- 激励他人:李白在遇到老妇人后,受到启发,重新振作,继续追求自己的学业。

这个成语的出处是宋代祝穆的《方舆胜览》,其后成为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励志故事,常用来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坚持努力。

铁杵磨针全文意思

“铁杵磨针”是一个成语,源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事,寓意只要有恒心和毅力,任何困难都能克服,最终取得成功。

故事背景

故事发生在李白小时候,他当时不喜欢学习,常常逃学。有一天,李白在外游玩时,偶然经过一条小溪,看到一位老妇人在用铁杵磨针。李白感到好奇,便上前询问:“老婆婆,您在做什么?”老妇人回答:“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。”李白对此表示怀疑,认为这么粗的铁杵怎么可能磨成针。

老妇人则反问他:“滴水可穿石,愚公能移山,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?”她的回答让李白感到惭愧,意识到只要下功夫,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。受到老妇人坚持不懈精神的启发,李白决定回去努力学习,最终成就了自己的诗歌事业。

成语释义

“铁杵磨针”比喻只要有决心,肯下功夫,多么困难的事情也能成功。这个成语强调了毅力和坚持的重要性,常用于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放弃。

相关名言

“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”是对这一成语的进一步阐释,强调了努力和坚持的价值。这个故事和成语在中国文化中广为流传,成为激励人们追求目标的重要象征。

腾飞网图文由作者发布,不代表本站立场 备案号:粤ICP备202419115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