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成语文章正文

矫什么过什么成语

成语 2021年11月02日 22:26 34 炙雪

矫什么过什么成语

成语中包含“矫”字和“过”字的组合主要是“矫枉过正”。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为了纠正错误而采取的措施超过了应有的限度,导致事物又偏向了另一种错误的方向。它强调了在纠正偏差时,过度的行为可能会引发新的问题。

成语解释

- :意为纠正、扭转。

- :指弯曲、偏差。

- :表示超过。

- :指正直、正常。

成语出处

“矫枉过正”最早出自西汉董仲舒的《春秋繁露》,后世多用来形容纠正错误时的过度行为。例如,东汉班固在《汉书》中提到:“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,连城数十,宫室百官同制京师,可谓矫枉过其正矣。”

相关成语

除了“矫枉过正”,还有一些与“矫”字和“过”字相关的成语,如:

- 矫枉过当:与“矫枉过正”意思相近,指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。

- 矫枉过中:同样表达了纠正错误的过度行为。

这些成语都反映了在处理问题时,适度的重要性,过犹不及的道理。

矫字开头的四字成语

矫字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很多,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成语及其解释:

- 矫揉造作:形容故意做作,过分矫饰,极不自然。

- 矫若惊龙:形容书法笔势刚健,或舞姿婀娜,常用于赞美书法或舞蹈的优美。

- 矫枉过正: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,反而走向另一个极端。

- 矫情镇物:比喻故作镇静,使人无法猜度。

- 矫矫不群:形容高超出众,与众不同。

- 矫邪归正:指纠正邪恶,走上正道。

- 矫情自饰:故意掩饰真实情感,以求得美名。

- 矫世励俗:改变颓废的世风,鼓励淳厚的民俗。

- 矫时慢物:指故意拖延时间,慢待事物。

这些成语在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都很常见,能够丰富语言表达和增强修辞效果。

矫枉什么什么成语

在汉语中,包含“矫枉”二字的成语主要有以下几种:

- 矫枉过正: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纠正偏差超过了应有的限度,反而导致新的错误。它的出处可以追溯到《后汉书》,常用来形容在纠正错误时采取过于极端的措施,导致反效果。

- 矫枉过直:与“矫枉过正”意思相近,强调纠正偏差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。这个成语的出处同样来自《越绝书》,用于形容在复仇或纠正错误时,行为超出了合理的范围。

- 矫枉过当:这个成语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,指纠正错误时过于严厉或极端,导致不必要的后果。

- 矫枉过中:这个成语与“矫枉过正”同义,强调纠正错误时的过度行为。

这些成语都反映了在处理问题时,过度纠正可能导致的反效果,提醒人们在纠正错误时应保持适度。

猜你感兴趣:

腾飞网图文由作者发布,不代表本站立场 备案号:粤ICP备202419115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