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成语文章正文

飞檐走壁的意思

成语 2022年12月17日 15:36 30 炙雪

飞檐走壁的意思

飞檐走壁是一个汉语成语,拼音为 fēi yán zǒu bì。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练武的人身体轻捷,能够在房檐和墙壁上行走如飞,通常用来描述武艺高强、身手矫健的人。

出处:该成语最早出自元代刘唐卿的杂剧《降桑椹蔡顺奉母》,其中提到“醉了时丢砖掠瓦,到晚来飞檐走壁”。在明代施耐庵的《水浒全传》中也有类似的用法,描述角色时迁为“飞檐走壁的人”,强调其灵活的身手和高超的武艺。

用法:飞檐走壁可以作为谓语、宾语或定语,常用于形容那些在武侠小说中出现的角色,表现出他们的轻功和灵活性。例如,常见的句子有“他是个飞檐走壁的人,夜间越墙而过”。

飞檐走壁不仅仅是一个成语,它还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武术和身手的崇敬与向往。

飞檐走壁的意思

飞檐走壁比喻什么人

飞檐走壁这个成语比喻的是那些武艺高强、身手矫捷的人。它的字面意思是指能够在房檐和墙壁上轻松行走,形容一个人动作灵活、技艺高超。

成语来源

飞檐走壁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元代刘唐卿的杂剧《降桑椹蔡顺奉母》,其中有句台词提到“醉了时丢砖掠瓦,到晚来飞檐走壁”。明代施耐庵的《水浒传》中也多次提到这一成语,描述了角色如时迁等人能够轻松越过墙壁的能力,进一步巩固了这一成语的含义。

使用示例

- 形容武艺高强:例如,“他身手飞檐走壁,轻松越过了高墙。”

- 比喻灵活机智:在一些情况下,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复杂环境中能够灵活应对的人。

飞檐走壁不仅仅是对身体能力的描述,更是对一个人灵活应变能力和高超技艺的赞美。

飞檐走壁形容哪个人物

飞檐走壁这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武艺高强、身手矫健的人物,尤其是在武侠小说中。它的字面意思是指能够在屋檐和墙壁上如飞般行走,体现出一种轻功的技巧。

在中国古代文学中,飞檐走壁的形象常常与一些著名的武侠人物联系在一起。例如:

- 燕子李三:这个人物是小说中的经典角色,以其轻功闻名,能够轻松地飞檐走壁,成为许多故事中的传奇人物。

- 时迁:他是《水浒传》中的角色,常被描述为一个飞檐走壁的人,能够在夜间越墙而入,展现出高超的武艺。

- 展昭:在《三侠五义》中,展昭同样被描绘为具备飞檐走壁能力的侠客,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灵活移动。

这些人物的共同特点是他们的武功高强,能够在建筑物的屋顶和墙壁上自由行走,展现出超凡的身手和灵活性。飞檐走壁不仅是对他们武艺的赞美,也是对他们身手的生动描绘。

腾飞网图文由作者发布,不代表本站立场 备案号:粤ICP备202419115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