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成语文章正文

李代桃僵的意思

成语 2017年05月06日 20:03 33 炙雪

李代桃僵的意思

“李代桃僵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源自古乐府诗《鸡鸣》。其字面意思是“李树代替桃树而枯死”,原本用来比喻兄弟之间应互相帮助、同甘共苦,后来引申为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的意思。

成语来源

“李代桃僵”出自北宋郭茂倩的《乐府诗集》,具体诗句为:“桃生露井上,李树生桃旁。虫来啮桃根,李树代桃僵。”这段诗描绘了桃树和李树的关系,虫子咬了桃树的根,导致李树替桃树受害而枯死,反映了兄弟之间应有的情谊和互助精神。

成语的含义

- 原意:最初是用来形容兄弟之间的互助与关爱,强调在困境中应相互扶持。

- 引申义:后来逐渐演变为比喻互相替代或代人受过,尤其是在军事策略中,指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时,牺牲小的利益以换取大的胜利。这种策略在《三十六计》中被称为“李代桃僵”,强调在必要时应舍弃局部利益以保全整体利益。

应用示例

在现代汉语中,“李代桃僵”常用于形容在某种情况下,一个人或事物替代另一个人或事物,尤其是在承担责任或后果时。例如,在工作中,有时某个员工可能会因为团队的失误而替其他人承担责任,这种情况就可以用“李代桃僵”来形容。

总之,“李代桃僵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反映了人际关系中互助与牺牲的深刻哲理。

李代桃僵的意思

三十六计李代桃僵的意思

李代桃僵是《三十六计》中的第十一计,其原文为“势必有损,损阴以益阳”。这一计谋的核心思想是,在战局发展到必然会有损失的情况下,指挥者应当舍得局部的损失,以换取全局的胜利。这种策略强调在面对劣势时,如何通过牺牲一些局部利益来保全整体利益,类似于“丢车保帅”的理念。

成语来源与含义

“李代桃僵”这一成语源自南宋时期郭茂倩的《乐府诗集·鸡鸣》中的一首诗,诗中描述了李树代替桃树受虫害而枯死的情景,原意是比喻兄弟之间应当互相帮助、共患难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一成语的使用逐渐转变为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的行为。

诗句解析

诗句“桃生露井上,李树生桃旁;虫来啮桃根,李树代桃僵”描绘了李树为了保护桃树而遭受损害的情景,反映了兄弟之间应有的情义与互助精神。诗的后半部分则暗含讽刺,指出在现实中,兄弟之间往往缺乏这种深厚的情感,甚至可能互相遗忘。

军事应用

在军事上,李代桃僵的策略可以应用于多种战斗场景。例如,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时,指挥官可能需要牺牲一部分兵力或资源,以确保主力部队的安全和战斗力,从而实现整体的战略目标。这种策略要求指挥官具备敏锐的判断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,以便在关键时刻做出牺牲局部以保全全局的选择。

李代桃僵不仅是一个军事策略,更是对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的一种深刻反思,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应当团结互助,同时也要懂得在必要时做出牺牲以实现更大的目标。

李代桃僵贬义还是褒义

“李代桃僵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通常被视为褒义词。其字面意思是“李树代替桃树而死”,出自北宋郭茂倩的《乐府诗集·鸡鸣》。这个成语最初比喻兄弟之间互相爱护、互相帮助,后来也用来形容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利益或胜利的策略,类似于军事上的谋略。

成语的含义

- 原义:李树代替桃树而死,象征兄弟间的互助与牺牲。

- 引申义:在面临选择时,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、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,以小的损失换取更大的利益或战略空间。

褒义的体现

1. 兄弟情义:成语强调了兄弟之间应当互相扶持、共度难关的情感。

2. 军事策略:在军事上,李代桃僵被视为一种有效的策略,强调在敌我势均力敌的情况下,通过牺牲小的利益来换取大的胜利。

综合来看,“李代桃僵”是一个褒义词,强调了互助与牺牲的美德。

腾飞网图文由作者发布,不代表本站立场 备案号:粤ICP备202419115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