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成语文章正文

于心不忍的意思

成语 2023年03月15日 17:31 41 炙雪

于心不忍的意思

“于心不忍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主要用来表达内心对某种情况或他人遭遇的怜悯与不忍心。其具体含义是指因为心中感到怜悯而无法狠下心来做某种决断,通常用于描述对受害者的同情。

成语释义

- 释义:于心不忍,意指心里觉得忍不下去,常常表示对他人不幸或困境的同情与怜悯。

- 出处:该成语出自清代作家刘鹗的《老残游记续集遗稿》,其中有句:“再要刑法加重,于心不忍,然而人心因此江河日下。”这句话体现了对加重刑罚的内心挣扎与不忍之情。

用法

- 用法:可以作为谓语或定语使用,通常用于描述处理事情时的心情状态。例如:“他虽然想拒绝别人的请求,但总觉得于心不忍。”。

近反义词

- 近义词:于心何忍

- 反义词:铁石心肠

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中常用来表达对他人遭遇的同情,强调了人们在面对不公或苦难时的情感反应。

于心不忍的意思

于心不忍两种意思

“于心不忍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主要有以下两种意思:

1. 对他人遭遇的同情: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表达对他人痛苦或不幸的同情,内心感到不忍心去做某事或看到某种情况。例如,当我们看到他人遭受困境时,可能会因为同情而感到难以决断,这种情感就是“于心不忍”所指的。

2. 内心的矛盾与挣扎:“于心不忍”也可以指在面临某种选择时,内心产生的矛盾情感。即希望采取某种行动,但又因为内心的不舍而犹豫不决。这种情况下,个体可能会感到内心的斗争和纠结,难以做出决策。

“于心不忍”不仅反映了对他人遭遇的同情,也揭示了个体在道德选择时的内心挣扎。

于心不忍最正确的解释

“于心不忍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主要用来表达内心对某种情况或行为感到不忍心的情感。其具体解释如下:

释义

“于心不忍”指的是内心感到不忍心,通常是因为对某人或某事心存怜悯,无法狠下心来做出伤害性的决定或行为。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在面对他人痛苦或不幸时,内心的同情和不忍之情。

出处

该成语最早出自清代刘鹗的《老残游记续集遗稿》,其中提到:“再要刑法加重,于心不忍,然而人心因此江河日下。”这句话表明了在面对严厉的刑罚时,内心的挣扎与不忍。

用法

“于心不忍”可以作谓语或定语,常用于描述在处理某些事情时的内心感受。例如,可以说:“面对那可怜的孩子,我于心不忍地拒绝了他的请求。”这表明说话者在拒绝请求时感到内心的矛盾和不安。

近反义词

- 近义词:于心何忍、心生不忍

- 反义词:铁石心肠、毫不犹豫

“于心不忍”不仅仅是一个成语,它反映了人们在面对道德和情感冲突时的内心挣扎和同情心。

猜你感兴趣:

腾飞网图文由作者发布,不代表本站立场 备案号:粤ICP备202419115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