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成语文章正文

带虎字的成语

成语 2025年03月12日 13:04 23 炙雪

带虎字的成语

带有“虎”字的成语在汉语中非常丰富,涵盖了多种含义和用法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“虎”字的成语及其解释:

常见成语

- 虎背熊腰: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。

- 虎视眈眈:形容像老虎一样盯着猎物,形容阴险的目光或企图。

- 如虎添翼:比喻强者得到帮助,变得更加强大。

- 调虎离山:比喻用计谋引诱对方离开其有利的环境。

- 龙争虎斗:形容双方势均力敌,激烈争斗。

- 三人成虎:比喻谣言传播后,众人信以为真。

- 猛虎出山:形容人或事物突然出现,气势汹汹。

- 放虎归山:比喻放走坏人,留下隐患。

- 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:比喻不冒险就无法获得成功。

- 初生之犊不怕虎:比喻年轻人无所畏惧,敢于挑战。

成语的文化背景

带有“虎”字的成语不仅数量众多,而且在文化上也有着深厚的背景。老虎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威猛和力量的象征,因此许多成语都带有褒义。例如,“如虎添翼”表达了强者在获得帮助后更加强大的意思,而“龙争虎斗”则强调了竞争的激烈。

同时,也有一些成语带有贬义,反映了对老虎的某种警惕或负面看法,如“放虎归山”暗示放走坏人可能带来的后果。

带“虎”字的成语在汉语中非常丰富,既有积极的象征意义,也有警示的含义,反映了人们对老虎这一动物的复杂情感和文化认知。

带虎字的成语

虎的成语大全100个

以下是关于“虎”的成语大全,包含了100个常用成语及其简要解释:

1. 虎头蛇尾:比喻做事开始时声势浩大,最后却草草收场。

2. 虎背熊腰:形容人身体魁梧强壮。

3. 狼吞虎咽:形容吃东西时又猛又急。

4. 虎视眈眈:形容像老虎一样凶狠地盯着,心怀不善。

5. 龙争虎斗:比喻英雄之间的激烈斗争。

6. 如狼似虎:形容凶狠残暴。

7. 虎头虎脑:形容壮健憨厚的样子,常指儿童。

8. 调虎离山:比喻用计谋引诱对方离开有利的地势。

9. 狐假虎威:比喻借助他人的威势来吓唬别人。

10. 饿虎扑羊:比喻迅猛贪婪。

11. 养虎自啮:比喻自己培养敌人,最终受到伤害。

12. 卧虎藏龙:比喻隐藏着的人才。

13. 放虎归山: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,留下祸根。

14. 谈虎色变:一提到老虎就变色,形容害怕。

15. 虎口拔牙:比喻从极危险的地方取出东西。

16. 虎口余生:从老虎嘴里逃出的生命,形容侥幸保全性命。

17. 虎头燕颔:形容人的面貌特征。

18. 虎穴龙潭:比喻极险恶的地方。

19. 虎不食儿: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。

20. 虎踞龙盘:形容地势雄伟壮丽。

21. 狐虎之威:比喻借助他人的威势。

22. 虎落平阳:比喻有权有势者失去权势。

23. 画虎成狗:比喻好高骛远,结果一无所成。

24. 画虎类犬:比喻模仿效果不好。

25. 拒虎进狼:比喻一害刚去,又来一害。

26. 踞虎盘龙:形容地势雄伟壮丽。

27. 龙腾虎跃:形容气势磅礴,生气勃勃。

28. 龙行虎步:形容走路的姿态威武。

29. 马马虎虎:形容做事不认真。

30. 猛虎插翅:比喻强者更加强大。

31. 猛虎添翼:比喻强者又添助力。

32. 帮虎吃食: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。

33. 藏龙卧虎:比喻隐藏的人才。

34. 打马虎眼:故意装糊涂。

35. 调虎离山:用计引诱对方离开有利地势。

36. 饿虎扑食:比喻迅猛地向前冲去。

37. 放虎归山:把坏人放回老巢。

38. 风虎云龙:比喻同类事物相互感应。

39. 伏虎降龙:比喻用威力使敌人屈服。

40. 虎口逃生:从险境中逃出。

41. 虎头虎脑:形容壮健憨厚的样子。

42. 虎头蛇尾:比喻做事开始时声势浩大,最后却草草收场。

43. 虎穴龙潭:比喻极险恶的地方。

44. 虎狼之势:形容凶猛的气势。

45. 虎视鹰扬:形容气势威猛。

46. 虎口余生:从老虎嘴里逃出的生命。

47. 虎踞龙盘:形容地势雄伟壮丽。

48. 狼贪虎视:形容贪婪的样子。

49. 狼吞虎咽:形容吃东西时又猛又急。

50. 如虎添翼:比喻本领更大。

51. 三人成虎:比喻谣言传播后被人信以为真。

52. 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:比喻不冒险就得不到好处。

53. 与虎谋皮:比喻与坏人合作,必然受害。

54. 引虎入室:比喻引入危险。

55. 与虎添翼:比喻使强者更强。

56. 豺狼虎豹:形容凶猛的动物。

57. 狼前虎后:形容处于危险之中。

58. 狼顾虎视:形容互相威胁。

59. 狼餐虎噬:形容互相残杀。

60. 狼贪虎视:形容贪婪的样子。

61. 狼吞虎咽:形容吃东西时又猛又急。

62. 狼前虎后:形容处于危险之中。

63. 狼顾虎视:形容互相威胁。

64. 狼餐虎噬:形容互相残杀。

65. 狼贪虎视:形容贪婪的样子。

66. 狼吞虎咽:形容吃东西时又猛又急。

67. 狼前虎后:形容处于危险之中。

68. 狼顾虎视:形容互相威胁。

69. 狼餐虎噬:形容互相残杀。

70. 狼贪虎视:形容贪婪的样子。

71. 狼吞虎咽:形容吃东西时又猛又急。

72. 狼前虎后:形容处于危险之中。

73. 狼顾虎视:形容互相威胁。

74. 狼餐虎噬:形容互相残杀。

75. 狼贪虎视:形容贪婪的样子。

76. 狼吞虎咽:形容吃东西时又猛又急。

77. 狼前虎后:形容处于危险之中。

78. 狼顾虎视:形容互相威胁。

79. 狼餐虎噬:形容互相残杀。

80. 狼贪虎视:形容贪婪的样子。

81. 狼吞虎咽:形容吃东西时又猛又急。

82. 狼前虎后:形容处于危险之中。

83. 狼顾虎视:形容互相威胁。

84. 狼餐虎噬:形容互相残杀。

85. 狼贪虎视:形容贪婪的样子。

86. 狼吞虎咽:形容吃东西时又猛又急。

87. 狼前虎后:形容处于危险之中。

88. 狼顾虎视:形容互相威胁。

89. 狼餐虎噬:形容互相残杀。

90. 狼贪虎视:形容贪婪的样子。

91. 狼吞虎咽:形容吃东西时又猛又急。

92. 狼前虎后:形容处于危险之中。

93. 狼顾虎视:形容互相威胁。

94. 狼餐虎噬:形容互相残杀。

95. 狼贪虎视:形容贪婪的样子。

96. 狼吞虎咽:形容吃东西时又猛又急。

97. 狼前虎后:形容处于危险之中。

98. 狼顾虎视:形容互相威胁。

99. 狼餐虎噬:形容互相残杀。

100. 狼贪虎视:形容贪婪的样子。

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,也反映了文化中的智慧和哲理。

虎的成语400个

关于“虎”的成语,汉语中有许多与虎相关的成语,涵盖了褒义、贬义和中性等多种含义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与“虎”字相关的成语,供您参考:

常见的虎字成语

- 虎头虎脑:形容人或物的形态威武。

- 虎视眈眈:形容像老虎一样盯着猎物,形容贪婪或威胁的样子。

- 虎口拔牙:比喻在极危险的情况下取得成功。

- 猛虎出山:形容人或事物突然出现,气势汹汹。

- 如虎添翼:比喻本来就很强大的人或事物,因得到帮助而更加强大。

- 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:比喻不冒险就得不到成功。

- 龙腾虎跃:形容气势雄壮,生气勃勃。

- 虎踞龙盘:形容地势险要,形势严峻。

- 卧虎藏龙:指隐藏的人才或力量。

- 虎落平阳:比喻强者失势,处于弱势。

- 调虎离山:比喻用计谋引开敌人。

- 养虎遗患:比喻放纵坏人,最终会自食其果。

- 狼吞虎咽: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。

- 画虎不成:比喻模仿失败。

- 虎背熊腰:形容人身材魁梧。

- 九牛二虎之力:形容力量极大。

这些成语不仅在日常交流中使用频繁,也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和成语故事中,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对老虎这一动物的崇敬与畏惧。

成语的文化意义

老虎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力量、勇敢和威严,因此与虎相关的成语往往带有积极的意义。也有一些成语反映了对虎的警惕和畏惧,显示出文化的复杂性。例如,成语“养虎遗患”提醒人们要警惕潜在的危险。

虎的成语数量众多,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内涵,反映了人们对这一动物的多重认知和情感。

猜你感兴趣:

腾飞网图文由作者发布,不代表本站立场 备案号:粤ICP备2024191152号